<rp id="mb4fn"></rp>

  1. <li id="mb4fn"><object id="mb4fn"></object></li>
    <th id="mb4fn"></th>
    <th id="mb4fn"></th>

  2. 
    
    <th id="mb4fn"><big id="mb4fn"><video id="mb4fn"></video></big></th>
    1. <dd id="mb4fn"><track id="mb4fn"></track></dd>
      <th id="mb4fn"></th>
    2. <tbody id="mb4fn"><pre id="mb4fn"></pre></tbody>
      x

      全部頻道

      中國產經網 > 創業 > > 正文

      被罵慘了的日本首富,花了900億在中國當二房東!

      2020-03-19 17:57:39

      作者| 貓哥

      來源| 大貓財經

      最近一段時間,軟銀老大孫正義的日子不太好過。

      本來打算免費提供100萬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,幫助日本民眾對抗疫情。結果被噴慘了。

      “蓄意造成日本醫療崩潰”, “上升的數字將引起恐慌”,“就是想毀滅日本”……日本網友鋪天蓋地的謾罵聲席卷評論區,反對者中甚至包括很多醫療行業專業人士。有人干脆給他扣了個大帽子——公然和日本政府作對。

      2小時后,孫正義宣布,不捐啦!

      過了兩天,他不死心,又宣布要捐100萬個口罩,結果還是一樣,同樣引來質疑聲一大片。

      這兩年孫正義真是流年不利,捐贈被罵,引以為豪的投資能力也被接二連三的虧損打擊的一塌糊涂,出資人們已經不太相信他的投資眼光了。二月初的時候,孫正義的愿景基金二號還被曝出募資不順,即使軟銀自掏腰包兜底,資金規模也遠遠達不到預期的募資總額。

      自從在Wework身上遭遇滑鐵盧后,前世界首富身上的投資光環就開始日漸散去,軟銀也頭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。絕境中的他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并不熟悉的房地產市場上。

      他最近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投下了兩筆大賭注。

      一筆投給了估值66億美元的長租公寓自如,另一筆則投給了估值140億美元的貝殼找房,金額各10億美元。

      對孫正義來說,押注想要上市的中國二房東,這似乎是他翻盤的最后希望了。

      01

      1957年的時候,孫正義出生在了日本九州島一個韓裔漁民家庭。

      很多年前,他的祖先是福建莆田人,從福建出海到韓國討生活;緊接著,他的曾祖父又從韓國漂流到了日本。

      漂泊的歷史給孫家注入了一種不守規則的野性,這種特質深深刻在了孫正義的一生之中。

      1973年,循規蹈矩的學校讓他看不到希望,年僅16歲的孫正義就自己跑去美國留學了。入學第一年就申請了跳級,直接從高一跳到了高三,緊接著又參加了高考,直接進了伯克利的經濟系。

      那個時候的美國還沒有游戲機的概念,大學里的年輕人除了喝酒就是跳舞,日子枯燥的很。借著在老家的關系,孫正義把日本游戲機運到美國販賣,就這么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美元。

      沒過多久,他又同伯克利的莫澤爾博士共同開發了一款語音翻譯機。利用名震一時的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資源,孫正義說通了夏普公司的部長佐佐木,把專利賣掉賺了人生中的第二個100萬美元。

      不到三年的時間從留學生變成身價百萬的富豪,19歲的孫正義寫下了自己的人生規劃,很是意氣風發:

      20多歲時,打出旗號;

      30歲,要賺夠1000億日元;

      40歲,干一番大事業,來一場生死決戰;

      50歲時,營業規模達到1兆日元。

      60歲時,把事業接力棒傳給下一代,自己回歸家庭,頤享天年。

      02

      等到快畢業的時候,孫正義把自己的小公司賣給了合伙人,打算回日本大干一場。對未來的創業方向,他有著很高的要求,最少要滿足三點:

      ● 第一,必須能使他興趣不減的喜歡50年以上;

      ● 第二,這個行業必須很獨特;

      ● 第三,必須在10年內,成為行業的領先者。

      在美國的大學生活讓他看到了軟件和個人電腦的潛力,也讓他決定建立自己的軟件銷售公司。1980年,東拼西湊了1億日元的孫正義成立了軟銀,開始了第二次創業。

      1981年的下半年,孫正義砸了800萬美元租下一個展廳,免費給其他軟件公司使用。誰也沒想到,愿者上鉤的策略竟然真的釣到了大魚:

      不僅和世界最大軟件公司哈德森簽訂了獨家代理合同,在短時間內籌到3000萬美元,迅速占領了日本的軟件市場;還創辦了幾本當年非常熱門的軟件雜志,與自己的軟件銷售生意相互輝映。

      等到1992年的時候,軟銀已經成了日本軟件行業的巨頭。即使是在日本經濟崩盤的1994年,軟銀仍然保持了逆勢上漲的勁頭成功上市。

      1995年,五個準備創業的學生找到孫正義。僅僅30分鐘后,孫正義就向當時還在一個小窩里自娛自樂的雅虎投了200萬美元;后來軟銀又追加了1億美元拿到了雅虎33%的股份。

      僅僅一年之后,雅虎成功在華爾街上市。

      1999年,他又用2000萬美元打開了阿里巴巴的寶庫;2014年,隨著阿里巴巴上市,孫正義也成了投資界的神話。

      有人算了一下,在過去20多年里,孫正義投資了800多家互聯網、科技企業,成功獲利的企業有40家,賺了1700多億美元。其中的1600億,是從阿里巴巴一家企業身上賺來的。

      03

      阿里巴巴前CEO衛哲曾經給孫正義取過一個“十倍先生”的外號,因為每次講起一個商業模式的時候,他都會先問能不能把這個做到十倍規模。

      在孫正義這里,靠資本運作擴大規模、搶占市場、最后上市套現的套路已經是輕車熟路了。

      2016年10月,孫正義宣布成立愿景資金,目標募資金額1000億美元,號稱要重塑全球科技版圖。憑借著雅虎和阿里的成功,看重孫正義眼光的投資人紛紛投錢,沙特王子自己就掏了450億美元。

      VR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Doordash、英偉達、Flipkart,以及通用汽車GM Cruise20%的股權……一筆又一筆的錢砸出去,一次又一次的追加。

      不光出手闊綽,給錢也痛快,而且越是瘋狂的故事越有價值。

      但是,從一大堆的科技項目中掙到大筆錢之后,孫正義開始迷戀上跟房屋地產相關的項目。

      他先是遇到了亞當諾伊曼的Wework,孫正義只花了20分鐘就敲定了44億美元的投資,緊接著,又先后投入30億美元和20億美元。

      按照他的說法,“軟銀堅信人們的工作方式正在經歷巨大變革。WeWork處于這場罕見革命的前沿。”

      2018年末,WeWork興沖沖得提交了上市申請。但隨著投股文件的正式披露,瘋狂擴張背后的隱患卻再也藏不住了——誰都沒想到,WeWork連會賺錢的二房東都當不好。

      除了租房所需的租金、水電、寬帶等場所成本外,公司還要負擔運營團隊高昂的工資和不菲的裝修費用;

      不僅盈利遙遙無期,公司創始人大手大腳的花錢習慣也一直沒改過。除了靠各種手段斂財、套現之外,還花了6000萬美元買了架私人飛機。

      有人算了一筆賬,在2019年上半年,WeWork每獲得1美元收入就要虧損約2美元。別人做生意都是薄利多銷,WeWork是規模越大越虧錢。投資者不再買賬,泡沫破的也很快。

      僅僅用了不到8個月,WeWork的市值就跌去了九成,巔峰時期的470億估值只剩下了個零頭。為了活下去,甚至還需要軟銀自掏腰包續命。

      曾被他寄予厚望的美國二房東,最終變成了軟銀身上的一道不可愈合的傷疤。而孫正義累積投入的180億美元,最終也逃不過血本無歸的下場。

      04

      WeWork這個辦公室二房東只進不出,孫正義頭疼的還有同樣燒錢的OYO。

      2012年,年僅18歲的Ritesh Agarwal在印度創辦了Oravel,這也是我們今天OYO的原型。雖然業務也不過就是在線訂房的老一套,但在住宿條件不太精致的印度還是挺受歡迎的。

      隨著公司不斷發展,OYO也兼并了越來越多的酒店和客房,不斷擴大的規模和燒錢的模式吸引了愿景基金的注意。在孫正義眼中,這又是一個潛在的行業顛覆者。

      2012年8月,OYO啟動B輪融資,首次從軟銀集團籌集到1億美元資金。從此以后孫正義的軟銀出現在OYO后續的每一輪正式融資名單中,而且不斷加碼,累積近15億美元。

      在諸多資本的加持下,OYO很快就宣布在規模上超越了世界傳統和成熟酒店連鎖品牌,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連鎖酒店。

      進入中國后,OYO更是把油門踩死了。截止2019年12月底,OYO已經入駐了全國338個城市,基本覆蓋了中國的3-5線中小城市,加盟酒店數量超過1.9萬家,客房數量超過78萬間。但是,高速增長的同時,口碑也日漸堪憂。

      瘋狂擴張背后,還是逃不脫虧損換規模的老路。

      低價帶來的入住率提高覆蓋不了一個單體酒店的成本,更無法給OYO酒店帶來利潤。即使OYO方面單方面修改之前與很多酒店簽訂的保底協議、砍掉額外的裝修支出,可盈利卻依然遙遙無期。

      根據公開數據,OYO酒店集團的虧損一直在持續擴大,比上一年整整多了6倍。同樣是被孫正義看好的“行業顛覆者”,也同樣是規模越大虧損越多的吞金獸,如今的OYO也陷入了靠裁員續命的窘境。

      看起來目前的策略是,只要能夠瘦身、上市,裁再多人也沒關系了。

      05

      只進不出的WeWork、裁員也未必能自保的OYO,被孫正義和沙特土豪們寄予厚望的愿景基金的收益實在是不樂觀。

      在前不久發布的19年度第三財季報告中,軟銀的營業利潤暴跌99%,從上年同期的4380億日元暴跌至26億日元。其中大部分虧損來自于千億規模的愿景基金。

      在前幾天的一場私人會議中,孫正義坦白得承認,愿景基金中15%的項目將會破產。

      不過緊接著,他又補了一句:“但另外15%的項目將為軟銀提供90%的利潤,2020年、2021年將會是愿景基金的’最佳年份’。”

      在這種情況下,急于翻盤的孫正義自然盯上了估值不斷提升、而且同樣秉承著擴張擴張再擴張的自如和貝殼。為了盡快占坑,他甚至容忍了貝殼老大先于上市前套現的小算盤。前后算一下,他在跟房產沾邊的項目上已經投入了129億美金,差不多小900億人民幣了。

      只不過這一次,不知道他是不是又看走眼了。

      未經中國產經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

      中國產經網版權所有 未經中國產經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  聯系郵箱:599 734 971@qq.com

      分享到:
     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
      毛片地址

        <rp id="mb4fn"></rp>

      1. <li id="mb4fn"><object id="mb4fn"></object></li>
        <th id="mb4fn"></th>
        <th id="mb4fn"></th>

      2. 
        
        <th id="mb4fn"><big id="mb4fn"><video id="mb4fn"></video></big></th>
        1. <dd id="mb4fn"><track id="mb4fn"></track></dd>
          <th id="mb4fn"></th>
        2. <tbody id="mb4fn"><pre id="mb4fn"></pre></tbody>